假名
功用、字形、讀音
一,假名,是日語文中的表音符號。假,假借;名,字。顧名思義,假名就是假助漢字標音。
經過歷史的演變,現行假名分平假名與片假名。平假名大部分來自草書漢字,一般在下述3种情況下使用:1,詞形活用的語尾即其他語法功能詞;2,表示日本固有事物的詞語;3,普遍不使用漢字的詞語中也不使用片假名的詞。
而片假名主要使用在以下7种場合:1,漢文訓讀或註釋時;2,純用於標音,如音譯、擬音詞、擬態詞等時;3,日本神話的固有名詞;4,學術用語及一部分漢字的代用表記;5,表示強調時;6,代替平假名時;7,受技術原因限制時,比如早年的電報。它大部分來源於漢字的偏旁部首。
二,以下分列平片假名,括號中的漢字或漢字偏旁部首標示假名來源。結合漢字記假名,對於識漢字的人而言,應能事半功倍。
平假名之ん與片假名之ン讀音不在五韻之内。
平假名:
聲部\韻部 | a | i | u | e | o |
A | あ | い | う | え | お |
對應漢字 | 安 | 以 | 宇 | 夜/衣/江 | 於 |
K | か | き | く | け | こ |
| 加 | 幾 | 久 | 計 | 己 |
S | さ | し | す | せ | そ |
| 左 | 之 | 寸 | 世 | 曾 |
T | た | ち | つ | て | と |
| 太 | 奇/知 | 川/州 | 天 | 止 |
N | な | に | ぬ | ね | の |
| 奈 | 仁 | 奴 | 祢 | 乃 |
H | は | ひ | ふ | へ | ほ |
| 波 | 比/飛 | 不 | 部 | 保 |
M | ま | み | む | め | も |
| 末 | 美 | 武 | 女 | 毛 |
Y | や | | ゆ | (已廢假名) | よ |
| 也 | | 由 | 江 | 與 |
R | ら | り | る | れ | ろ |
| 良 | 利 | 留 | 禮 | 呂 |
W | わ | ゐ | | ゑ | を |
| 和 | 為 | | 惠 | 遠 |
| ん | | | | |
| 无 | | | | |
片假名
聲部\韻部 | a | i | u | e | o |
A | ア | イ | ウ | エ | オ |
對應漢字 | 阿之阝 | 伊之亻 | 宇之宀 | 江之工 | 於之方 |
K | カ | キ | ク | ケ | コ |
| 加之力 | 機之戈 | 久上部 | 介全部 | 己上部 |
S | サ | シ | ス | セ | ソ |
| 散之廿/卅部分 | 之全部 | 須兩點 | 世部分 | 曾之丷 |
T | タ | チ | ツ | テ | ト |
| 多之夕 | 千全部 | 川全部 | 天部分 | 止之卜 |
N | ナ | ニ | ヌ | ネ | ノ |
| 奈部分 | 仁之二 | 奴之又 | 祢之礻 | 乃之丿 |
H | ハ | ヒ | フ | ヘ | ホ |
| 八全部 | 比之匕/匕全部 | 不部分 | 部之阝 | 保之木 |
M | マ | ミ | ム | メ | モ |
| 末雙橫 | 三全部 | 牟之厶 | 女部分 | 毛部分 |
Y | ヤ | | ユ | | ヨ |
| 也部分 | | 由部分/弓部分 | | 與部分 |
R | ラ | リ | ル | レ | ロ |
| 良部分 | 利之刂 | 流部分 | 礼之乙 | 呂之口 |
W | ワ | ヰ | | ヱ | ヲ |
| 和之口 | 井部分/井全部 | | 惠部分/惠全部 | 乎部分 |
| ン | | | | |
| 尔上部 | | | | |
由於對日語假名的漢字字母並沒有統一的説法,所以我在列表時有所選擇,並有個人看法夾雜其中。不過也許我的個人看法也早有人提出,只是我沒看到而已。
上述並非全部假名。還有濁音、拗音、促音。拗音字一般都是Y聲母假名,寫法上比原Y聲母假名小一號。促音的表記是比原字形小一號的つ或ツ。而濁音是K、S、T、H聲部音的濁化。依次分別濁化到G、Z、D、B聲部時,表記方法為在原假名的右上角加兩點,如へ變爲べ。而H聲部音還可以變爲P聲部,其假名表記方法為在原假名右上角加一小圈,如へ變爲ぺ。
三,從上述亦可見日語發音簡單。但羅馬字只是一種標音記號而已,就像漢語拼音,並非嚴謹的音標。學發音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直接學標準倭音。
值得提醒的是,發ふ或フ時,應有發F聲部音的感覺,但是上齒不接下唇。保持發う的嘴形向外吹氣。
由於日語的演變,在標準日語中,有些音已經沒有區別了。比如ゐ(ヰ)與い(イ)、ゑ(ヱ)與え(エ)、を(ヲ)與お(オ)、じ(ジ)與ぢ(ヂ)以及ず(ズ)與づ(ヅ)。
根據以上敍述,羅馬字標記為tu的音,其聲母發音好似舌頭抵住上牙床、上下齒不交合地發漢語拼音c聲母。而羅馬字標記為du的音則好似用同樣方法發漢語拼音z聲母。
羅馬字表記為si的音,其聲部好似漢語拼音x;羅馬字表記為ti的音,其聲部好似漢語拼音q;而羅馬字表記為zi與di的音,其聲部好似漢語拼音j。
ん或ン讀音不在五韻之内。是日語的鼻音,可作n、m、或ng。
G聲部音不在句首時聲母可以鼻音化,變成ng聲部。
促音一言以蔽之,只是表停頓。有點類似英語的爆破音或者失去韻尾的漢語入聲。一般而言,促音後的音都是清音。這就意味著促音後的音一般是K、S、T或P聲部。
T聲部和漢語拼音的t不同,後者是吐氣音,前者不吐氣。
R聲部音的聲母和漢語拼音R不同的是,後者是持續將舌頭抵住上口腔,而前者是稍觸即逝,彈擊該部位發音。日語中R聲部和D聲部最大的區別只是舌頭觸及口腔上壁時的彎曲程度有異。
就口腔内發音感覺而言,i韻最靠近口,e韻往後向上,a再往後再向上,o最深入喉,u復出向下。
i尾隨e韻在一起時,通常表示e發長音。比如けい的發音是ke的長音。而u尾隨o時,通常表示o發長音,比如ソウ的發音是so的長音。光榮的發音こうえい就是ko-e-。
當は(ハ)僅用作虛詞時,只發wa音如わ(ワ)。而へ只用作虛詞時發e音如え(エ)。